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廉价常用药“降价死”高价“替代药”病人负担重
2024-05-05 09:34    8727 

早产儿补钙用的维生素d价格仅为几毛钱,如今市面极难寻,家长只好动辄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买鱼肝油胶囊;甲亢病人的常用药甲巯咪唑片(又称他巴唑)也闹起了“药荒”;3元多一支的心血管疾病常用药西地兰“失踪”,一些基层医院医生用廉价常用药治病救人,要“找关系”外借……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利润低,一些药企不愿生产“廉价药”,而生产价格昂贵的替代药。这不仅导致患者的合理用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更加重民众负担,加剧“看病难、看病贵”。专家认为,必须通过政策和行业自律措施确保供应“良心药”,廉价常用药才不会“降价死”。

常用药“失踪”病人需求难保障

2009年,发改委等9部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发改委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在保持生产企业合理盈利的基础上压缩不合理营销费用。这一举措旨在向药品市场上部分价格虚高的药品“开刀”。然而近年来,部分“被降价”的药品屡屡“玩失踪”,导致部分群众购药需求难保障。

近期,记者在湖南常德、岳阳一些县级医院了解到,目前,心血管疾病常用药西地兰面临长期“缺货”的尴尬局面。

一位县级医院心内科专家告诉记者,“对于心衰患者,要注射西地兰注射剂,这种药医院用了很多年,疗效不错,价格3元多一支,价格低廉。然而,由于利润低,厂家不生产,医院很难进得到药。医生有时要找关系,才能拿到少量药品。”

“这类药利润低,就算进了医院药店,一些有创收任务的医生,也不会开给患者。”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说。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西地兰,作为治疗甲亢的常见药甲巯咪唑片,也闹起了“药荒”。记者走访长沙的部分药店发现,国产甲巯咪唑片已经断货许久,很多甲亢患者“一药难求”。

业内人士指出,甲巯咪唑片有着多年临床使用经验。由于价格低廉(国产甲巯咪唑片最高零售价为4.9元/瓶),药品生产企业利润微薄,甚至没有利润,生产厂家越来越少,而且产量较小。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主任赵玲玲教授告诉记者,相比成人用药来说,市场上针对6个月以下幼儿的药非常少,廉价药就更少。部分早产儿缺钙需要补充维生素d,但治疗佝偻病的注射剂与口服液经常供货不足。究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维生素d利润低,制药厂不愿生产。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