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最古老澡堂 南京600余岁“瓮堂”关门
2024-05-05 09:29    3681 

今年春节,一些老南京想去瓮堂泡个澡,回味童年时光,却吃了个闭门羹:瓮堂关闭了!

瓮堂在南京中华门外的一条小巷子里,距今已经600多年了。瓮堂内部,顶上两个蒙古包样的“瓮”拼成“8”字形,“瓮”下面是浴池。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澡堂,600多年来,承载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洗澡回忆。不过,昨天记者了解到,瓮堂确实停业了,接下来准备维修,至于将来的用途,目前还不清楚。

朱元璋建造

给民工用的?

瓮堂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坊间流传了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瓮堂是朱元璋造城墙时,为了解决20多万民工洗澡问题,才建的。而另一种说法认为,瓮堂是附属于金陵大报恩寺的,是供外国使臣、达官贵人们洗澡用的,是明朝最高级的澡堂子。

为什么要建瓮堂?秦淮区文史专家高安宁说,其中一种说法是给造城墙的民工用的。明朝初期,朱元璋为在南京建都,从全国抽调大量民工来建造城墙。民工们终日劳累,汗湿衣裳。没有地方洗澡,满身虱蚤,浑身疥疮,苦不堪言。朱元璋知道后,向大臣们征询良策。军师刘伯温建议建造澡堂,民工既可以洗澡,又可以换洗衣服;既可以灭除虱蚤,又可以免生疥疮。因为当初的澡堂外形就像倒扣的瓮,所以称作“瓮堂”。

由于瓮堂和金陵大报恩寺相邻,坊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瓮堂是大报恩寺的“聚恩泉”。据说,明成祖朱棣为了报答生母碽妃的养育之恩,让郑和亲自监理,兴建金陵大报恩寺。“金陵大报恩寺建成后,外国使臣、达官贵人都要到这里来朝拜,朝拜前,要先洗澡净身。而净身的地方,就是这个瓮堂。这在明朝是一个高级澡堂。”高安宁说。

门口已贴上了停业公告

在一排蓝色的围挡中,悦来巷显得冷清、萧瑟。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这个不起眼的小巷。走进巷子,要不是嵌在墙上的一块“文保碑”,根本看不出来这里藏着600多岁的瓮堂。瓮堂的大门、窗子都被水泥封上,堵得严严实实。瓮堂大门边上贴着一张红色的公告,公告上写着:因内部调整,暂停营业,敬请互相转告。何时营业,另行通告。

它是不少南京人的童年记忆

瓮堂的两边,有的房子已经被征收,人去屋空,紧靠瓮堂的一户人家墙上也写着“征收”字样。这户人家告诉记者,瓮堂几个月前关的,什么时候开,他们也不知道。

来源:现代快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