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奶粉检出双氰胺
1月2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享誉全球的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二聚氰胺)。
根据新西兰方面发布的数据,此次奶粉中双氰胺残留量不足欧盟残留标准的1%,应该不存在安全问题,不构成健康风险。
“镉大米”
2月27日某报刊登报道指出,“近日,记者在广州市场随机抽取多批次湖南大米,结果显示镉超标,属于不合格产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工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此次镉超标事件,属于湖南省局部地区镉污染土壤种植的水稻导致大米镉超标问题,不是非法添加。
“美素”奶粉疑云
3月28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美素丽儿奶粉的中国进口商——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在混装奶粉时,不仅涉嫌更改保质期、使用过期奶粉,还涉嫌使用价格较低的低端奶粉充当价格较高的高端奶粉。
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只具有根据相关规定在国内市场销售美素丽儿奶粉的资格,不具备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资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非法方式生产该产品,是一起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中典型的知假造假的违法犯罪行为。
农夫山泉被指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
4月10日,北京某报撰文称农夫山泉执行的产品标准在砷、镉等毒理指标上宽松于两个强制性国标——《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之后引用专家观点指出农夫山泉不如自来水。
浙江省的《瓶装饮用天然水》过去严于国标,但在国家颁布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修改更新《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情况下,该标准并没有及时更新,企业也没有及时采用更高标准,使用上存在不当之处,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非食品安全事件。
“掺假羊肉”
5月,江苏江阴犯罪嫌疑人卫某等以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制售的假羊肉,以羊冻、冻羊糕等食品形态流入沪上9家熟食店。
来源:工人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