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在超市采访时看到一盒促销价165元的无核甜柿子,包装极尽精致,透明薄膜下依稀可见黄澄澄的柿子,精美的图片看上去更是诱人,掂量起来也有分量。可打开一看,一个柿子一个坑,8个柿子一共才5斤。这要是在农贸市场,10块钱就能买到,如今35元每斤。高档柿子的包装价值远远超过了柿子本身,倒更像是为了卖包装而搭几个柿子。
无独有偶,在采摘园里,一箱蔬菜,各类蔬菜分盒包装;拆开盒子,好不容易见到了两个柿子椒,还被一层膜紧紧裹着。所有小盒打开,都是普通菜:白菜、萝卜、西红柿……这一盒高档蔬菜标价100元,菜市场卖40块钱都不到。多个高档包装,不论是萝卜白菜,还是柿子草莓,身价就涨了数倍。这样的礼盒过节送亲朋好友,面子虽有了,可这实惠都让商贩捞去了。
农产品外衣华贵
在顺义一条马路上,隔不到五米左右就有村民在此售卖各种特产,徒手制作的广告牌各式各样:有机草莓、沙窝萝卜和名目繁多的橘子等。记者向一农户表示要给朋友送礼,需要上档次的草莓,操着外地口音的大叔说:“这好办,采摘园里多高档的礼品盒都有。你自己去摘贵一点儿,也有现成的,就是品相不那么好。送礼就看个面子,包装好就有面子了!”
记者购买了一盒现装草莓。包装上标注了“有机草莓认证”之类的广告词。到家后打开礼盒,第一层、第二层的草莓还是那么回事,等再打开第三层,草莓简直就没法看了:个头小不说,而且好几个都烂得“流汤儿”了。打开最下层的纸盖,记者发现一大堆手纸围成了一个鸟窝状,垫得很高。100块钱买的草莓,能吃的连一半都不到。
不仅是水果遭殃,连蔬菜如今也流行沾点“贵族气”了。记者在某采摘园看到,一箱蔬菜装箱后的贴标价格为100元,其中包括一棵白菜、两个柿子椒和西红柿、蘑菇等少量蔬菜,即使是在冬季,这一箱蔬菜在农贸市场的价格也超不过40元。据采摘园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该园蔬菜主要用于采摘,所以这些蔬菜都是客人还没摘完,工人摘下来进行包装的。
来源:北京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