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至2013年,连续的虾病困扰使对虾产业全线陷入低迷,虾苗滞销、虾料掉量、虾塘降租、加工厂要么高价收虾、要么无虾可收,如何突围需要所有行业参与者共同努力。
一场来势凶猛的对虾“偷死潮”困扰着华南对虾养殖业。特别是2011年至2013年,严重的ems病害可以这样形容:2011年对虾养殖面临病害挑战,养殖一度乌云密布;2012年大面积的虾病再次卷土重来,虾农亏损惨重;2013年虾病的噩梦笼罩了各个养殖区,是近20年来最惨重的一年。
据调查,广西、海南、珠三角、湛江地区的对虾养殖遭气候反常和病害频发的影响,发病率和排塘率都在80%以上,有一部分地区全军覆灭。湛江东海岛对虾养殖面积5万亩,早造成功率不超过10%,7、8月份晚造由于台风和连续暴雨影响,许多虾农多次排塘后,丢塘弃养。湛江几个养虾重镇发病率和排塘率在80%以上。吴川市吴阳镇早造养虾成功率只有10-20%,遂溪县乐民镇的成功率不到30%,以鱼虾混养为主的坡头区龙头镇、雷州市东里镇成功率不足20%,廉江市营仔镇和车板镇排塘率超过70%,徐闻县和安镇和新寮镇对虾死亡率在80%以上。晚造的对虾养殖排塘率不次于早造,有的地方甚至血本无归。
2013年虾价虽然高企,但成活率如此之低也无济于事。估计湛江地区养殖户有85%都亏本,能保本已是万幸,10-15%的养殖户才有钱赚。高排塘对行业的打击远远不止这些,虾苗滞销、虾料掉量、虾塘降租、加工厂面临要么收高价虾,要么无虾可收的境地。三年连续受虾病严重困扰,对虾产业几乎陷入全线低迷。
一、病害根源
对于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即ems)致病原因,众说纷纭,有专家把矛头直接指向虾苗,认为是不健康亲虾产生不健康的虾苗,虾苗抗逆性下降;美国亚利那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爆发ems的元凶是副溶血弧菌;有专家认为是急性中毒或者是藻类中毒;还有人认为是水环境污染、气候反常等造成。目前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没有定论,更没有好的破解之道,养成功的虾农认为是天气加运气,好运气就是选了好苗。
一般来说,虾病暴发有以下主要原因:
1、弧菌超标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