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来,安徽省紧紧抓住国家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建设的大好机遇,将项目实施与水产养殖业挖潜提质、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和推进水产跨越工程等工作有机结合,有序地推进了老旧池塘基础设施改造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有力地增强了“菜篮子”产品综合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为建设现代渔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建设三年间,该省共有92家健康养殖示范场获得国家“菜篮子”项目(渔业)资金支持,占全省创建示范场总数的34.3%。
实现生产基地建设总投资12045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800万元,地方配套和企业自筹9245万元。共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22346亩,新建工厂化养殖41250平方米,改造进排水设施12550米;增设50kva以上变压器12台,架设输电线路24100米;升级场区道路39500米;购置水泵、投饵机、增氧机、纳米微孔增氧、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等渔业机械设备512台(套)。经过几年实践,该省在“菜篮子”水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上探索和实行了一整套管理措施,在强化落实、促进生产、保障安全、示范辐射等方面收到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加强、四个确保”:
一是加强责任措施保障,确保“菜篮子”工作落实。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省市县都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领衔,明确专人督办,做到每个项目都落实一名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管理指导专家。密切与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省财政三年共3420万元用于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补助,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渔业,促进了全省以“菜篮子”水产品生产基地为核心的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
来源:安徽省农委渔业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