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政策宣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广泛开展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宣传工作,把各级政府出台的粮食扶持政策翻印成4万余份明白纸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增强多种粮、种好粮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今年20.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8.5万吨粮食总产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依托项目建设,加快技术推广步伐。今年重点开展了五大项目建设,一是农业部万亩单季稻高产创建活动;二是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三是中央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四是单季稻省级千亩示范片高产创建项目;五是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奖代补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水稻旱育强化栽培”、“水稻通气式栽培”、“塑盘旱育抛栽”、“测土配方施肥”和“水稻统防统治”等一大批适用新技术在粮食生产上的应用步伐,为全面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种粮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一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扩大受训群体,受训人员从原来的种粮大户、粮油专业合作社社长、县乡两级示范方联络员、村级示范户扩大到255个村级农科员,授课内容涵盖栽培、土肥、植保、农机、种子等涉粮专业。二是提升培训层次,加快技术武装和技术更新步伐。5月上旬组织县级农业技术骨干和乡镇所有农技干部60余人到省厅参加为期一周的轮训,接受当前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洗礼。三是开展不同梯次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为解决农业技术的“中梗阻”现象,在强化对乡镇农技干部培训的同时,要求各乡镇农技人员利用多途径、采取多形式切实加强对所辖区域种粮农户的技术培训工作,从而满足千家万户种粮农民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渴求;四是转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手段。牢固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全县所有农技干部联系一个畈,一个种粮大户、示范户或粮油专业合作社,充分调动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树立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根本宗旨,广泛深入生产第一线,掌握农民愿望,了解种粮农户心声,切实帮助粮农解决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