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贵州龙里:小刺梨发展成富民大产业
2024-05-05 07:21    9129 

村民李朝荣家的刺梨地

龙里县是贵州省乃至全国人工种植剌梨起步最早、面积最大、品质最优、产量最高的剌梨生产县。茶香村,曾经的贫困村因种植刺梨成为富裕村。

"茶香村,是龙里县谷脚镇的一个村子,距离省城贵阳只有10多公里,地缘优势明显。过去,茶香村由于地形环境影响和缺水,三分之一以上的群众一年种包谷的收成只够吃半年,当地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如何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龙里县扶贫局副局长陈松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在2000年左右,我们这里开始实行退耕还林,政府也引进刺梨种植,说是刺梨耐旱,当时响应的群众不多,毕竟大家都不知道栽刺梨能不能吃饱饭。"村民杜照永说。

"为了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从2004年至2012年,龙里县整合捆绑财政、扶贫、农林、水利、交通等部门的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以茶香作为刺梨产业核心区实施产业化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引导群众种植刺梨。"陈松说。

根据该县刺梨产业发展规划,将以谷脚镇、洗马镇等乡镇为优质刺梨核心产业带,同时辐射周边乡镇,形成以刺梨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特色化发展格局。

村民顾尚俊是茶香村最早一批种植刺梨的人,现有近200亩刺梨,是面积最多的一家,近半的刺梨进入了盛果期。如今,在茶香村,像顾尚俊、李朝荣等最早一批种植刺梨的群众已走上致富路,靠种植刺梨年收入均在8万元以上,成为当地刺梨种植能手和种植大户。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群众变富意识增强,从开始的不敢种、不愿种、被动种向试着种、主动种、规模种转变,并培养刺梨科技种植二传手50余户。目前,当地还组建刺梨专业合作社5家,社员600人,带动农户2000余户。

为提高刺梨的附加值,龙里县先后引进贵州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阳黔宝科技有限公司等关联企业落户,有效地促进刺梨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刺梨产品的价值。同时,通过扶持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价购销合同,确保农户的经济利益,现在部分企业开发的刺梨产品已销往省内外。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