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抱团”发展的优势不断得到提升,每户人家收入涨一成。
近年来,惠州市农业逐渐形成了梅菜、甜玉米、马铃薯、荔枝、韭黄、年桔、特色蔬菜、花卉等八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的结构格局,而各式的农业合作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多户农户"抱团"发展逐渐代替了以往的单兵作战,到今年已经成立到上千家合作社,同时也出现了省内首家注册的农村合作联社。
据统计,2012年惠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415元,增幅连续6年达到两位数,连续7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
随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公布,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号角的吹响,"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吹起新一轮改革的号角。
惠州市委常委会议刚刚审定通过《关于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计划通过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和专业大户"四大经营主体"创建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基地、专业镇村、农产品(000061股吧)批发市场"四大建设载体"的模式,寻求农民收入新增长点。根据《意见》,到2017年,惠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抱团合作社收入涨一成
进入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由于受之前台风的影响,柏塘镇里原本金黄一片的水稻田直到近日才被收割一空。杨寿生急着将刚刚收回来的稻谷和白菜进行风干加工,不久后,这些加工完的大米和菜干将送往广博大合作联社的仓库里,再统一销往已经谈好的买家手中。
作为博罗县柏塘镇种粮大户,也是广博大合作联社成员单位柏盛水稻合作社的理事长,杨寿生每年都在1000亩左右的地上进行菜稻轮作,在柏塘镇可算是颇负盛名。
回想2008年合作社还未成立之前,由于农户零散,收购商到村里收水稻的时候,总是把价格压得很低。"当时我们农户没有话语权,价格大多是收购商定的,还价余地很少,有些人想卖好点,还要自己跑到市场上去卖。"杨寿生说。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