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下降,我市反季蔬菜生产由冷棚转向暖棚,近年全市设施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使反季蔬菜生产得以顺利接棒。
金州新区七顶山街道每年可上市1500吨反季蔬菜,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现在暖棚里的西葫芦、茄子等反季蔬菜长势良好,已开始上市销售。每天上午八点,菜农们都会准时开机卷帘,把大棚温度提高到二十五到三十度。
金州新区七顶山街道大莲泡村菜农:"能保证白天(积蓄)的热量不散失,夜里温度达到十五六度,利于作物生长。"
除了及时卷帘放帘,保持棚温还要有设计科学的墙体。在大莲泡村今年新增的54座暖棚中,大部分采用了土砖混合结构,墙体最厚处足有六米多。虽然造价比一般的砖石或土坯结构暖棚高了近一倍,但增收效果显着,基本两年就能收回成本。
金州新区七顶山街道大莲泡村菜农 韩旭娟:墙体是坡度形的,坡度形的阳光可以(充分)反射过去,这样墙一点潮湿度没有,这样作物它不上病,冬季不用打那么多农药。"
今年我市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10万亩,全年蔬菜产量超过200万吨,比去年增加一成。由于今冬初期气温偏高,冷棚蔬菜上市期比往年延长近一个月,使暖棚蔬菜的收购价目前略低于往年同期。但随着冷棚蔬菜退市,暖棚蔬菜收购价也将恢复到往年水平。(王燕孙德毅)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