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结构性不平衡是主因,大豆进口占半壁江山
2024-05-05 07:00    583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60193.5万吨,比上年增长2.1%。这意味着,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自2004年以来的“十连增”。不过,粮食产量“十连增”的背后,我国粮食自给率却在降低,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跌至86%。

专家分析,粮食进口量增加主要是国内粮食结构性问题,其中大豆进口是主要因素。而伴随城镇化、消费升级及农产品加工的影响,都促使了粮食进口量增加。

可能成为最大小麦进口国

今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北方的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有关省份发生了严重的涝灾。不过,虽然伴随并不“风调雨顺”的气候,我国粮食产量依然实现了沉甸甸的“十连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11月29日发布的数据,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跨新的千亿斤目标达到60193.5万吨,比上年增长2.1%。

“这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是一个高点,这个高点是在成本涨、灾情重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12月6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然而,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中国同样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十连增”的背后却掩饰不了“丰年缺粮”的现实。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粮食进口数量逐年递增,其中2012年中国粮食贸易总金额为1757.7亿美元,其中进口1124.8亿美元。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

分项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玉米521万吨,增幅197%;进口小麦368.86万吨,增长195.37%;进口大米232万吨,增长305%。以上三种主粮的总进口量占当年国内粮食总量的1.9%。

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对小麦的进口也不断增加。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3至2014年度,国内小麦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创下9个年度以来新高。可能在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

进口增加主因是结构性问题

在韩长赋看来,粮食进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粮食增产的幅度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消费刚性增长的幅度。他解释,我国人口在绝对增长,城市化人口在快速增加,伴随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上农产品加工的因素,都增加了国内对粮食需求。

来源:南方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