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长渔办)近日发布了《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警示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鱼类濒临灭绝,“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苗出生量急剧下降,目前不足1亿尾。上游如此,下游是否也情况不妙?记者通过对江阴市渔政管理站、靖江市渔政管理站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的采访得知,长江江阴段乃至江苏段,包括鱼类在内的物种灭绝速度在不断加快,鱼贩子甚至哀叹职业生涯快到尽头。
现状
长江江苏段包括江阴段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
事实上,早在2001年长江江苏段就开始鱼类资源调查,历时7年,报告在2008年发布:长江江苏段的鱼类由162种下降到109种。而到了今年8月15日,在《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心情沉重,表示长江的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长江江阴段目前鱼类资源情况如何?记者找到了从时效上来说最近的一份监测报告———2008年至2010年,江阴市渔政管理站的查晓宗和方建清,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张彤晴、靖江市渔政管理站的顾树信,这4人联合对长江江阴段生物状况进行了连续3年监测。结果显示,在长江江阴段共监测到渔获物40种,其中鱼类36种,甲壳类4种;由于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因素的作用,这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原本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日趋弱化。
值得一提的是,鱼类喜欢的底栖动物下降速度尤其厉害,生物多样性级别由“一般”降级为“贫乏”。主要原因可能是长江下游人类活动较多,涨落潮明显,且江底已是沙底较多,不适合底栖动物生存。
例证
长江鲥鱼消失至少30年河豚鱼已多为人工养殖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