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pm 2.5爆表,大雾迷城。葡萄酒行业,也少了经年此刻的生机,积压的库存和低于预期的销售让人有些沮丧。唯一还有亮点的电商对于许多公司来说也是又爱又恨。
套用一句已经被用滥的狄更斯的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消费急刹车
过去两年,葡萄酒行业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从国宴开始,葡萄酒逐渐取代白酒成为商务宴请的主角,新一届领导人标准的握杯姿势成为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种自上而下的变化直接促进了名庄酒的量价齐升。再加上葡萄酒本身的文化特征以及相对健康的属性也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葡萄酒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业内有个玩笑说:”国外的庄主不是在中国就是在去中国的路上。”可见中国市场有多热。
然而这个状况没有持续太久,2013年伊始国家严控三公消费。这对许多葡萄酒公司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还没来及享受幸福的时光就不得不面临由于过于乐观而造成的大量库存。正应了那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兴起,酒商长期以来维持渠道高毛利被瞬间打破。有些葡萄酒公司“防贼防盗防电商”。产品一上网,就意味着价格透明化,许多公司都多少有些抗拒,但是很快他们发现,传统的价格体系控制方法正在快速失效。
这些变化让不少人乱了手脚,未来路在何方? 相信是许多业内人士在这个冬天思考最多的问题。
笔者对于行业趋势一些粗浅的思考,抛砖引玉,分享如下:
趋势一 局部信息不对称快速消亡
互联网(移动)带来了许多变化,最显著的是信息传播方式上的变化,许多其他变化都是以此引发的。
商家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控制价格体系,获取超额利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效率已经越来越高,并且突破时空和地域的界限。此时局部范围做简单的价格控制已经是螂臂挡车,商家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并改变原先的成本结构。
国内目前消费方式的改变也加速了这种情况。政府费用的削减,自饮消费者比例提升。消费者对于价格更加敏感,忠诚度也更低,都使传统商家面临更大的挑战。整个行业会回归到和成熟市场接轨的毛利率,这个变化是不可逆的。
趋势二 直销渠道和餐饮渠道将快速增长
来源:搜狐酒评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