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种植槽原先是种草莓专用的,不过,东阳斯村富坤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举一反三,把青菜、番茄、香瓜等其他蔬果也种到了立体槽里,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
从“平房”到“楼房”提高土地利用率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斯村,发现一个“豪华型”大棚,个头是其他大棚的好几倍,而且还上了锁。从大棚外面可以看到,里面放着一排排高约1.5米的架子,呈梯形,架子两边分别有三个槽,梯形上方也有一个槽,一棵棵青菜笔挺地立在槽里,精神十足。
富坤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斯新跃告诉记者,这是连栋大棚,带有四层的梯形架子,叫做立体种植槽,它原先是为种草莓量身定做的。立体种植草莓,就是将原来长在地上的草莓,搬进四层高的“楼房”里,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
采用这种种植方式,不仅提高草莓采摘效率———不用经常弯腰,而且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这个连栋大棚占地4亩,如果平铺开来,可达到6亩。”斯新跃说。
走进连栋大棚,感觉暖和些了。斯新跃介绍,一般情况下,大棚里的温度比室外高4℃左右,如果再把另一层膜展开,形成小中棚,那还可以再升温2℃,“就算外面已经零下了,大棚里也能达到6℃。”斯新跃说,如果温度再低,还可以用大棚外的锅炉来取暖,不过,连栋大棚投入使用3年,还没有向锅炉“求救”过。
立体槽里装着的,不是土壤,而是营养基质。由于草莓生长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必须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儿,而营养基质可按要求任意选配,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
立体槽里只能种草莓吗?
富坤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有了这样的疑问。于是,去年冬天,合作社首先拿小番茄做试验,但失败了。
“我们把番茄种在大棚的最边上,结果被冻伤了。”斯新跃说,番茄很怕冷,只有在高于5℃的环境里才能正常生长,而大棚里的温度,中间高,两边低。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番茄就被搬到了大棚中间,果然结出了果实,然后,青菜、木耳菜、香瓜等其他蔬果,也陆续“搬家”,“只要不是根系太发达,或杆太高的,都可以采用立体种植”。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