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湖南湘西凤凰县腊尔山学区所德小学支教老师连发多条微博,揭露支教时看到的“营养午餐”现状,微博中提到国家拨款的价值3元的营养午餐,到学生手里的竟不足2元,事件引发全国关注。
“营养午餐”计划仍在当地继续,风波之后的一年,这里的营养午餐计划执行的怎样?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又面临着那些困境?
据悉,这件“个案”最早由所德小学的一位支教老师发现。这位老师在网络上连发多条微博,痛陈在所德学校施行的“营养午餐”计划存在种种弊端:
工作人员:地方比较偏远,就像这周星期四、星期五配发下去的营养餐,结果那天没有发下去,下周周一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坏掉了。
除了下发给学生的营养午餐已经过期,原本国家规定包括一块面包、一根火腿肠以及一盒牛奶在内价值三元的营养餐在发放过程中缩水成了一块面包一盒牛奶或者一根火腿肠一盒牛奶下发给学生。
一年之后,一位凤凰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这样向记者分析营养午餐缩水的原因。
工作人员:国家给的这三块钱,不包含人工费、运费。在运行操作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一些费用,过程中间有些手续什么的,除掉了之后肯定就达不到三块钱了。
事件被曝光之后,凤凰县委、县政府推出多项整改措施来完善配送制度,加强对营养餐发放的监管,确保3元足额保质用于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其中一项便是逐步将原有的企业送餐模式改为由学校设立食堂统一供餐。
负责人:凡是配有营养午餐的这些学校全部要搞食堂配给制,不再由企业配给,而是由学校自己搞食堂,那三块钱就要按三块钱的发放标准。
按照相关规定,对于以食堂配给制为学生提供的营养午餐,中央财政按照每位学生三块钱的标准发放,除此之外,各省级政府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还要在配套一元的补助。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