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重庆:形成三个特色农业产业带
2024-05-05 06:18    5868 

昨天,商报记者从市人大农委提交给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关于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获悉,我市已形成柑橘、蔬菜、现代畜牧三大特色效益农业,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但面临缺乏实力型的龙头企业带动、金融服务缺失以及加工水平不高和销售网络不全等发展问题。

该报告建议,根据“五大功能区域”定位,分类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同时,优化扶持方式,建议设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解决农产品加工薄弱等问题。

调研

三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形成

今年10~11月,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栖伟牵头,专题调研组前往我市多个区县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该份调研报告。

报告称,我市已形成了3个区域性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别是以库区为中心的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以潼南、铜梁、璧山、武隆为重点的蔬菜生产基地,以荣昌为核心的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以柑橘产业为例,形成以瑞宝农业等160家种植企业,以博富文等5家加工企业为龙头,以锦程实业等53家销售企业为骨干的企业群。

报告称,我市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特色效益农业开发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全市农产品商品产值达到870亿元。其中,农村人才回流、城市资本下乡,是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去年全市在乡镇内实现就业的农民工增加到144万人。

问题

龙头不强及销售网络不全

报告称,尽管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快,但制约因素已很明显。首先是我市龙头企业数量多,但实力不强。全市3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仅500亿元,年交易额过百亿元的农产品市场也只有观音桥农贸市场。

报告还提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对基础设施要求高,花费大,我市要构建高产出、高效益、高水平的农业效益产业体系,目前的投入水平还很难办到。同时,金融服务在农村严重缺失。农业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不高。销售网络不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还处在低端发展阶段。

建议

构建特色效益农业三大板块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重庆)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