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怕浪费可以吃剩饭,在学校怎么就倒掉了?”最近,烟台大学保洁员吃学生剩饭倡导节俭一事引起网友热议。高校食堂菜价普遍比校外低,加上很多学生剩饭剩菜,导致浪费现象严重。上周,中国青年报通过爱调研旗下“问卷网”进行的一项2134名大学生参与的调查显示,80.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和周围人剩饭的情况普遍,90.8%的受访者赞同大学生应该养成“光盘”节俭的习惯。本次受访对象的学校分布多集中在二线城市(49.0%),其次为一线城市(39.2%),还有10.1%的大学生位于三线城市。
70.8%受访者认为剩饭剩菜原因在于食堂饭菜不好吃
在受访者看来,造成剩饭剩菜的原因包括:不好吃,不爱吃(70.8%);掌握不好饭量(53.0%);食堂不让打少量的饭菜(19.4%);饭菜便宜(17.3%);养成习惯了(5.0%);周围人都剩,不好意思不剩(9.6%);减肥(9.9%)等。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佟芊(化名)觉得学校食堂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每次倒盘时我感觉泔水桶里都很‘丰盛’,有些菜基本没动过。”说到原因,她认为一是食堂的饭菜确实不好吃,4个校区中她所在的南校区的饭菜尤其不可口,成了很多同学剩饭的借口;二是因人而异,比如因为不能适量打饭,很多女生只能剩饭,一些同学吃不惯南方菜,也选择倒掉。
在南京大学的刘栋(化名)看来,学校的剩饭情况虽然并不普遍,但有些比较娇惯的同学,剩饭就会多一些。他们学校的饭菜不是按量打,而是按钱打,“有时师傅给多了,他们就会因为不好吃或者没胃口而把剩下的一多半倒掉。”刘栋觉得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生活好了,零食多了,没饿着过。不过,在家里剩饭第二顿还可以当主角,在学校里怎么‘地位’就下降了?”
刘栋觉得推行“光盘”应该靠多方面的努力,学生有节俭意识是首当其冲的,食堂也要通过提高饭菜质量、适量打饭来“控制流量”。他说自己很少剩饭,唯一一次全部倒掉是因为盐放多了,实在没法吃。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