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根据目前情况分析,年底之前小麦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但在供求整体偏紧的格局下,小麦价格也很难出现实质性的回调,预计后期将以平稳缓涨走势为主。对贸易商来说,继续囤粮的收益无法弥补后期成本的增加,11月下旬贸易商售粮速度将加快。
10月份以来,各地小麦价格涨势明显放缓。监测显示,9月份河北、山东、河南3省小麦价格分别上涨100元/吨、80元/吨和70元/吨;10月份涨幅分别缩小为30元/吨、0元/吨和20元/吨;11月截至目前,各地小麦价格整体保持平稳。
年底之前麦价难以大幅上涨
根据目前市场形势分析,预计年底之前小麦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小麦价格将保持平稳。
首先,2013/2014年度截至目前,各地小麦、玉米比价均高于1∶1,小麦饲用消费较去年大幅下降,市场供求格局较去年更为宽松。
第二,制粉企业对小麦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下降。5、6月份小麦上市期间,制粉企业对今年小麦价格普遍看涨,平均预期水平在2600元/吨左右。
当前价格已经超过制粉企业的预期,企业采购积极性有所下降。同时,面粉加工能力连年扩张使得"麦强粉弱"问题越发突出,制粉企业加工利润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如果后期面粉消费提高不能带动其价格上涨,那么企业也没有动力加价采购小麦。
第三,农户和贸易商囤粮的收益出现下降。当前价格与10月中下旬基本持平,如果考虑到储存成本,农户和贸易商的囤粮收益实际有所下降。如果近期小麦价格仍无明显提高,那么农户和贸易商出货速度将会加快,对小麦价格形成压制。
第四,春节期间面粉消费增幅可能小于往年,对小麦价格的拉动力下降。
由于今年有关部门对节日福利发放加强管理,提倡勤俭过节,面粉的大宗采购可能较往年有所减少,对面粉价格,进而对小麦价格的拉动力将有所减弱。
从以往10个市场年份来看,11月份和12月份是面粉产量最高的月份,分别占全年度的9.6%和9.97%.到1月份面粉产量将出现下降,平均仅占全年度的7.23%;2月份继续回落至6.79%,是全年度产量占比最低的月份。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