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福建省走上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024-05-05 05:31    2288 

随着全市环保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重点流域内的禽畜养殖场均已搬迁或关闭。日前,记者在位于永春县外山乡的云峰农牧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远离流域,将养殖场搬到了偏远的山上,利用“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走上了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每年通过该模式分离出来的猪粪能卖10多万元,沼气发电省下12万元,总产值达到了1000多万元。

环保优先 深山中建起养殖场

从外山乡出发,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泉州晚报上行驶10多分钟后,一座灰色的场房出现在眼前。若不是云峰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善财提醒,我们无法相信眼前这干净、整洁的厂房便是养殖场。

据林善财介绍,养殖场占地约50亩,四周都是山林和茶园,远离居民区,最近的村落也在4公里外。“2009年,我们从保护环境出发,投资1250万元在山上新建了厂房,通过‘猪—沼—果’的生态养殖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养殖过程可能产生的污染。”

生态模式 降成本提高竞争力

目前,云峰农牧有限公司共养殖5000多头猪,每年能销售1万头猪,主要销往泉州地区,总产值达1000多万元。

养这么多的猪不会产生污染?“我们去看看‘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林善财笑道。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在养殖场左侧建有固液分离、污水处理等场房。

“先收集废水、禽畜粪便,然后进行固液分离,猪粪等固体物可加工成有机肥,废水则通过沉淀池、沼气池、调节池等处理。一方面产生沼气,利用沼气发电作为养殖场的生产、生活用电,另一方面净化的水源作为树林、茶园的灌溉用水。”林善财说,如此一来,就杜绝了传统养猪过程可能产生的污染,实现了禽畜的无害化养殖。自场房建设以来,猪粪加工成的化肥一吨能卖200元,每年能卖10多万元,沼气发电折算下来节省的成本也有12万元,单这两项就有20多万元的效益。养猪的成本下降了,养殖场的市场竞争力也就跟着提高了,产品供不应求自在情理之中。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