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华鲟第五次全人工繁殖获受精卵15万粒
2024-05-05 05:04    1237 

中华鲟作为我国珍贵的野生保护动物,一直以来有不少工作人员致力于研究中华鲟的人工繁殖。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近日有好消息传出称,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得受精卵15万粒。

据中华鲟研究所消息,11月1日18时40分,该研究所在三峡坝区研究基地成功对一组“子一代”中华鲟实施了人工繁殖和催产,获得受精卵15万枚,第一尾鱼苗于11月5日上午10时破膜而出。截至11月6日8时,共有 1.2万尾中华鲟顺利出苗,预计出苗总数可达8万至10万尾。

此次是中华鲟研究所2009年首次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以来第五次实现全人工繁殖,参与繁殖的亲鱼的怀卵量、受精率、好卵率均达到野生中华鲟水平。此外,参与繁殖的亲鱼都是第二次成熟,意味着中华鲟研究所长期蓄养的中华鲟群体可以重复地参与繁殖,直至繁殖周期结束。

据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介绍,亲鱼康复再成熟是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最后一环”,该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完备,更标志着人类在技术上解决了中华鲟物种保留难题。

“子一代”中华鲟是利用野生中华鲟亲鱼,经过人工繁殖培育的中华鲟。在此基础上,将“子一代”中华鲟卵通过人工手段孵化,可得到“子二代”中华鲟群体。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亿年,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活化石”,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来源:中国水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