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合资金“平台”
为解决长期以来“三农”资金投入分散、效益低下的问题,该市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搭好了资金整合的“平台”:在一个项目区,水土保持、林业、水利、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支农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实现规模效益。据了解,该市在后港、众埠、礼林等地分两年实施农业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3万亩,其中土地平整300亩、新建主灌渠9.9公里、支渠17.8公里、机耕道9公里、田间道路24.3公里和晒场1500平方米。同时,建立粮食生产示范区(点)17个。
善引资金助推科技农耕
通过中央及省市财政补助资金的引导,吸引金融、社会以及民间资本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形成农业投资主体多样化。该市成功演绎百万农机闹春耕,并分别在高家镇梅岩村、后港镇官将村、十里岗乡白塔村、后港镇徐家畈村和大龙湾合作社建立水稻示范点5个,示范面积达2000亩,并在早稻、中稻破口抽穗期采取喷施叶面肥方式防止水稻早衰,其中早稻实施面积1万亩、中稻实施面积0.5万亩,计划晚稻实施面积1.2万亩。同时,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1.5万亩,其中早稻推广面积35万亩、中稻推广面积10万亩、晚稻推广面积36.5万亩。
紧抓关键建设支持重点
集中资金,投入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提升水稻产业,重点支持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工程。该市在众埠镇、礼林镇、后港镇建立了3个万亩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割的“五统一”技术路线,通过示范推广水稻优良品种,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插秧、抛秧栽培等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