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调和油盈利是纯大豆油一倍,专业机构难测调和油配比
2024-05-05 04:56    2760 

导读: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海洋鱼油调和油、坚果调和油……市场上的调和油新品不断,但一些标称营养价值高、售价不菲的调和油,油料比例不透明让消费者选购时既困惑又有疑虑。由于缺乏检测方法,多家专业粮油检测机构表示无法检测调和油的具体配比。

市场

调和油只标名称不见比例

在各大超市食用油货架上,食用调和油品种越来越丰富,而配料表上各种油料的具体成分和比例不透明,令消费者缺乏基本的知情权。以某品牌坚果调和油配料表为例,其中就包括大豆油、葵花仁油、花生油、亚麻籽油、初榨橄榄油、山茶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等成分,但这8种油的配方比例却不得而知。另一款某品牌的花生调和油,其配料表中仅标注含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各类油的比例不详。

调查发现,金龙鱼、鲁花、胡姬花、福临门等品牌都推出了调和油产品,虽然叫法不同,配料也略微不同,但都均没有标注各配料油的比例,尤其是冠名配料油的比例。

对于各品牌角逐调和油市场的原因,玉泉路粮油市场分析师刘敬亮介绍,从价位方面考虑,一般来说,大豆油价格低,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油品价格相对较高,而调和油价位处于二者之间,从价位上来说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现象

最贵油品冠名成“潜规则”

据了解,多数食用油企业仅仅是将其调和油的配方到相关机构进行备案,并依照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按原料配比从大到小注明使用原料的油脂名称”,食用调和油市场存在的另一个“潜规则”也由此产生:在名称上突出其最昂贵油品,并以此进行冠名。而实际上,产品主要成分仍以大豆油、菜籽油等低价油占大头。

按照去年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明确规定,包装标签上必须标注主要成分信息,并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北青报记者发现,市场上多数食用调和油都是以较为廉价的“大豆油”为基油,而在配料表排后几位的橄榄油、鱼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坚果油等“高级油种”往往被命名到产品名称中,身价和档次也因此提高了不少。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