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沪郊晚稻已大面积开鎌收割,增产增收已成定局,其中近年来大力推广种植“水稻丰产方 ”功不可沒。据金山区漕泾镇近日召开的“三秋”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全镇20030亩晚稻又喜获丰收,亩产可达600公斤,可比上年亩产570公斤增加30公斤,而“水稻丰产方 ”比一般粮田普遍增产10%左右。更重要的是有效带动了全镇晚稻丰产丰收,据测算,该镇今年仅晚稻一熟可增加粮食60多万公斤,种粮农户仅此一项增加经济收入150万元多。当前全镇正满怀丰收喜悦全力以赴投入“三秋 ”工作,以好中求快的优异成绩迎接创建上海市农业示范镇的成功验收。
近日来,在漕泾镇农村到处可见收割机田头穿梭往来,隨着隆隆机噐声农民们将黄澄澄稻谷装车运向晒谷场。镇农技站长沈仁观喜滋滋地告诉笔者,今年晚稻生产在罕见高温干旱以及台风暴雨等不利气候条件下喜获增产增收,其中重要一条原因是镇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与承包农户合力种好“水稻丰产方”,让丰收方出经验、亮新招,使之成为带动全镇水稻生产的“样板田”。
据了解,漕泾镇现种植1个镇级千亩“水稻丰产方”,16个村级百亩“水稻丰产方”,涉及晚稻面积3540亩。镇级千亩“水稻丰产方”主要由镇政府和农技站负责技术指导,而村级百亩“水稻丰产方”主要由所在村委会负责技术管理措施。从播种开始镇村干部和农技员经常与种粮大户在田头研讨栽培技术,观察作物生长状况,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使丰产方在秧苗栽培、植保机械、抗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领先一步,尤其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6月起气候连续百天高温干旱,对稻苗发育生长极为不利。镇村干部与农技人员深入丰产方密切关注气候趋势与稻苗生长影响状况,及时提出抗灾措施,指导农户加强机械灌水,严防稻田断水缺水,以适宜深水促进稻苗分蘖发棵,缓解天气“上缺水”的不利影响。进入九月后又遭遇台风暴雨,正值晚稻灌浆结穗决定产量的关键阶段,镇村干部深入田头及时引导农户排水抗涝,开动机械及时排除暴雨及大潮汛倒灌的积水,确保了稻苗正常生长。
“建设高水平的设施粮田,对夺取水稻丰产方高产增收至关重要”。这是增丰村党总支书记陈希平的实践体会。据了解,增丰村近几年来积极发展农业集约化生产取得显著成效,全村已建有9家农业合作社、1个千亩“水稻示范方 ”和3个百亩“水稻示范方 ”。该村上半年建设的海滨机口及备战机口,智能化高标准泵站以及新建的高强度管材地下渠道、水泥明沟、涵洞等设施,使粮田设施建设跃上高水平,在抗御高温干旱和台风暴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丰产方作物丰收的“卫士”,其中千亩“水稻丰产方”亩产粮食可达650公斤以上。
来源:人民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