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胎鱼,有“青岛中华鲟”美誉。过去濒临灭绝,听说最近养殖挺成功,可咋就买不到呢……”近日,不少崂山居民向记者反映。这种当地特产,为啥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10月21日,记者驱车赶往崂山深处的仙胎鱼养殖基地一探究竟。今年上市的只有3万尾,售价在80元一斤。有人想掏钱尝鲜,但养殖户无奈反映:“现在量太少,鱼还没出水就被高档会所给抢了……”
探访住套房,吃进口卤虫
“你看,这些池子里密密麻麻,全都是仙胎鱼苗。这些小家伙都喜欢群居,别看这么小又挤在一块,但都十分灵活,你想用手抓可难了。”10月21上午,记者前往崂山仙胎鱼良种繁育基地探访。仙胎鱼,一直有“青岛版中华鲟”的美誉。由于稀少,鱼儿们也享受着特别待遇—不仅住在风景秀丽的王哥庄前海一线,而且还享受“套房+进口食品”的待遇。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在一个个约50平方米的池子中,上千条小鱼苗正欢快地畅游。据负责养殖的青岛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金霞介绍,这里每个池子里都安装着温度计,上面显示的温度都不会低于18摄氏度,也不会超过25摄氏度。因为一旦太冷或太热,鱼儿都不愿意吃食了。
说到吃食,王金霞告诉记者:“这一个个池子里的水都是深井水,没有一点污染,而且控温,的确是”套房“待遇,而他们吃的伙食更是标准高。”记者了解到,根据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技术,小鱼享有专门从日本进口的卤虫孵化缸,用来孵化喂仙胎鱼吃的卤虫,是仙胎鱼专门的食物。因为仙胎鱼刚出生时身长还不到1厘米,只能吃这种个头小的虫子。随后,在经过两三周的时间后,仙胎鱼就能逐渐长到2厘米左右,食物就换成来自美国的卤虫。一般小鱼要每天吃三次,一条鱼每天能吃近200个卤虫。经历3个月后,小鱼开始长鳞,也就能吃些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整个成长期约为一年。
特点这鱼不腥,还有黄瓜香
来源:城市信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