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养殖户因风险高保费贵 报侥幸不愿投保
2024-05-05 04:17    1088 

自进入2013年开始,我国各个地区就开始大力推广发展渔业保险,但是不少养殖户由于缺乏对渔业保险的认知,错误的认为理赔难。在台风“菲特”侵袭之后,水产养殖受灾严重,养殖户损失惨重。日前安信农保创新启动了预付赔款机制,以帮助农民快速恢复生产,预计整体估损金额超过6000万元。但是,大多受损严重的农民,却与保险(放心保)赔偿无缘,甚至被有的媒体称为“索赔无门”。

其实,“索赔无门”是一个伪命题。农民自己没有投保,是无法获得保险赔偿的真实原因。在“中国草莓之乡”青浦白鹤镇,草莓种植面积在8000亩左右,但农业部门在灾后调查中却发现,参保的面积只有几十亩。为何不投保?接受媒体采访时,一些农民给出的理由是“不知道有这种保险”,但大多农民还是知道的。只是,侥幸心理和嫌保费贵,让他们放弃了投保。有的农民说,这次灾害几十年未遇,谁会保这种概率很低的风险。还有的人抱怨,一亩草莓田的保费要1000多元,保不起。

农民的诉求与保险公司的利益,天生是有矛盾的。在农民看来,花钱买保险,自然要对付最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果几乎年年发生的问题也能得到保障就好了。然而,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下,这样的保险产品很难存在。保险产品,只能覆盖“意外”的风险。经常发生的事件,往往费率非常高。这也是草莓险、水产险等保费较贵的原因之一。

然而,农业保险并不同于一般商业保险,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它都是政府部门对农业进行支持的手段之一。财政对农业险保费进行补贴,是个简单而有效的激励方法。10多年来,本市先后对水稻、生猪、渔船作业等10多种保险提供保费补贴,其中不少险种有了各级政府的补贴,农民甚至不用出一分保费。农民在“低保费”基础上,得到较高的保障。

另外,保险公司也应该为农民多考虑一点,各方要形成合力,在创新中寻找办法。在这方面,上海已有不少让人欣喜的探索。就说养虾业的保险,原来因道德风险高、理赔难度大,长期处于 “低保障、低补偿”状态,无法为养殖户提供充足的风险抵御和经济补偿;但后来,农业部门、农保公司和青浦等区县联手合作,率先探索了一种互助保险的办法,让几十家合作社抱成团投保,既减少了病虫害发生,又有效控制了道德风险,投保率由此大幅提升,实现良性循环。

来源:中国水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