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水中国宝”巨型中华鲟洄游产卵途中受伤遇难
2024-05-05 03:31    2066 

中华鲟作为我国国家的重点保护生物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但是近日从安庆市传来噩耗,称一只巨型的中华鲟被意外发现已经死亡。

近日,安庆海事执法人员在长江枞阳江段巡航时,意外发现一头体重约400斤的巨型野生中华鲟,令人惋惜的是其已死亡。昨天记者了解到,这条中华鲟为雌 性,系长江安庆段发现的最大一条。年龄大约在20岁,正值青壮年,死前她正怀着孩子前往三峡产卵。据悉,中华鲟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 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

江面惊现巨型死亡中华鲟

10月11日下午,安庆海事部门的执法人员在枞阳江段巡航时,远远就看到一条大鱼浮在江面上,鱼身像一个长长的梭子,呈圆筒形。接近后观察,才痛心地发现,此鱼正是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但已死亡。

接到海事部门通知后,枞阳县水产和渔政部门迅速组织作业渔船,将这条中华鲟拉至长江北岸,同时派人赶赴现场进行保护。 12日一大早,安庆师范学院的水生生物研究专家赶到现场,对死亡中华鲟进行了测量和相关数据采集。经检测,这条死亡的中华鲟全长3.43米,体长2.9 米,重约400斤,鱼体保存相对完整,但尾鳍附近有一个很大的不规则伤口。

洄游产卵途中受伤后遇难

昨天,安庆师范学院水生生物学博士张晓可表示,体型如此大的中华鲟在长江是比较少见的,更是在长江安庆段发现的最大一条,为雌性,年龄大概在20岁,正值青壮年,死亡的时间离发现时至少2到3天。

张晓可说,成年的中华鲟一般在9、10月份,沿着长江从下游一直洄游到三峡附近产卵,产卵后再洄游到大海里面,是一种洄游性鱼类。这条中华鲟怀着大量的 卵,经初步分析判断,它很可能是在洄游途中,碰到电网或因疾病死亡,它的伤口在肚子上,应该是死亡后次生造成的。 “中华鲟属于软骨硬类鱼,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比较稀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下一步,我们会把它制成标本,供其他人学习、了解。 ”

据介绍,中华鲟是我国长江特有物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3亿年前的早三叠纪,是研究鱼类和脊椎动物进化的活化石,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鲟并称为我国的“水中国宝”。

来源:中国水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