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山养虾工业化 产出比传统方式增约15倍
2024-05-05 03:29    6124 

尽管近些年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面积、密度也在不断攀升。不过就目前我国的养殖业情况来看,多是个体养殖户较多。但是也有不少地区的养殖业开始向工业化生产发展。

养虾也可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记者昨日从我市举办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上获悉,一种新型的工业化养虾技术即将在我市三角镇光明村卜蜂(三角)虾苗场推进。据卜蜂(三角)虾苗场董事总经理陈文辉介绍,采用工业化养虾与传统的养虾相比优势明显,以亩产为例:工业化养虾存活率可达90%以上,亩产虾可达 4000公斤左右,远远高于传统养虾方式存活率的20-30%,亩产240公斤左右的规模。产出比传统养虾方式增长约15倍。

“这种养虾方式在中山还是一个创新。”陈文辉告诉记者,现在虾越来越难养了,传统的养虾方式可以说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了解决养虾存活率低、产量低的难题,业界也想了不少办法。目前,工业化养虾的方法已在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地推行。

与传统养虾相比,工业化养虾具有产量高、效益大、占地少、避免传统养虾方式带来的虾病和海洋污染,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等众多优点。如今,这种新型的工业化养殖方法已备受虾农的青睐。

陈文辉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先推行30亩规模的养殖,目前正在进行相关设备、虾池的建设,计划明年开春的时候就可以投产。与传统的虾场相比,工业化养虾的前期投入相当大,一般传统的虾场一亩虾塘只需投入1万元左右,而他们的工业化养殖投入,100亩左右需投入3000万元左右,采用全自动控制,水、细菌等实现可控可调。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科技投入还是值得的,相信很快可以收回成本。”陈文辉说。

据市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的养虾方式是在海边的滩涂建虾场,虾场排放的废水曾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的变化使得现在养虾越来越难,养还是不养已成为虾农必须面对的难题。

来源:中国水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