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土地细碎资金少,种粮大户有三盼
2024-05-05 03:21    8492 

又是一年秋收秋种时,农业生产的引领者———种粮大户们在想什么?他们在规模种植的路上有什么困难?近日,河北省鹿泉市东营村村民王瑞晨找到种粮大户杜永峰,希望把自己的3.68亩土地流转给他,但被拒绝了。“我创办了鹿泉联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现在,经常有农民找来希望把承包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如果不是成方连片的,我都不敢接了。因为如果土地分散的话,经营规模越大,效益反而会越低。”杜永峰介绍,他租赁了2700多亩土地,但集中度不高,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给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种植带来很大不便。

正定县种粮大户王永波颇有同感:“同样是种粮,和整块大面积土地相比,分散的土地不仅费工费时,收益每亩也要少几十元。”他种有200多亩耕地,但其中50多亩分散在十几个地块。

许多种粮大户提出,希望以村为单位整合土地,把整块的大面积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此外,土地流转的不确定性,也限制了种粮大户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看来,如何让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流转,怎样建立土地流转长效机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秋收秋种时节,杜永峰每天睁开眼睛想的都是如何填补资金缺口。“经营的土地越多,需要的投入就越大,尤其播种季节,各种农资急需大量周转资金,农户的租金也要兑现。我自己有一个肥料生产工厂,缺资金时,经常从工厂里拆借。”杜永峰表示,种粮大户从银行里贷款很难。

资金瓶颈不仅阻碍着规模的发展,还影响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李杏军是隆尧县崔楼村的种粮大户,租赁承包了1500亩耕地。为了实现机械化生产,去年秋收前,他准备购买大拖和玉米收获机。由于资金欠缺,他到银行贷款,可是土地不能作为抵押,他只好请亲戚朋友帮忙担保,才贷了十来万元,但没赶上当年秋收。

如今,各类银行原来在农村的网点大多撤销,农民为发展生产,想贷点钱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即使得到小额信贷,农民也很难拿到5000元以上。对种粮大户而言,5000元只是杯水车薪。种粮大户迫切希望延长贷款期限和扩大贷款额度。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