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参养殖产业来讲,今年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少地区面对高温天气,大量海参“中暑”减产,养殖户损失惨重。初步估计,今年的高温导致我国养殖海参损失100 亿~150亿元。山东作为海参养殖大省,池塘养殖海参损失过半,有些养殖户的海参甚至绝产。面对现实,养殖户对于耐高温海参的渴求成为产业的重大需求。黄海水产研究所经过近10年的研究终于在今年突破了这一难题,培育出了抗逆耐高温海参新品系—“高抗1号”。
近日,由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子课题“抗病刺参品系选育及苗种扩繁技术研究”、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子课题“抗病刺参选育”、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 “海参良种种苗产业化生产与示范”在青岛瑞滋海珍品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专家验收,针对耐高温刺参进行了现场查验。
海参养殖户损失惨重
山东是海参养殖大省,2012年全国海参产量约14万~15万吨,其中山东地区产量达8万吨,占全国的一半。然而,在今年的高温天气中,山东省池塘海参养殖损失过半,即墨、海阳、乳山、文登、莱州、东营等地受损尤为严重,在80%~90%的受灾养殖户中,约有20%~30%已经绝产,甚至还会影响明年的收成。
据即墨丰城中心社区渔业站粗略统计,仅他们这里受灾面积就达500亩左右,有小部分的海参池已经“全军覆没”。据了解,一个面积15 亩的海参池,年产海参3500多公斤,每公斤收购价140元,按此计算,一个参池就要损失几十万元。“海参所能承受的极限水温是30~31℃,往年夏天高温持续7~10天就结束了,受灾程度相对较轻,不至于大批死亡。今年水温高达32~34℃的时间持续了近1个月,远远高于海参所能承受的范围。”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印庚告诉记者,“另外,浒苔腐烂以后导致水质变差,再加上今年夏天雨水较多,使得最怕淡水的海参遭遇了重重考验。”
10年育出耐高温海参
来源:中国水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