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对于水产养殖以及渔业的发展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那么在台风过后,水产养殖技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23 号台风“菲特”和24号台风“丹娜丝”从10月5夜影响宁波市。目前,这两个台风正逐渐远离宁波,但双台风给宁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降水,山洪暴发。就鄞州区水产养殖而言,鄞江、云龙、姜山、高桥、洞桥和咸祥都受灾比较严重,有的池塘全部淹没,养殖大棚吹毁。暴雨使部分养殖网箱、池塘塘堤坝损坏或倒塌,鱼虾蟹逃逸;使养殖网箱内的鱼类碰撞、擦伤、继发细菌性溃疡病等病害;使围塘养殖的养殖环境发生突变,如盐度、ph值急剧下降。台风暴雨后养殖塘水质已经不适宜于池内虾、蟹、蛏子等的正常生长,环境突变使池塘原有生态平衡(特别是微生态平衡)打破,细菌等病原生物以及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鱼虾蟹产生应激反应,疾病易暴发和流行。为此要求全区广大水产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加强台风、暴雨后的水产养殖管理。为做好抗台减灾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抓紧对养殖设施进行全面修补和外逃水产品的抓捕
从事设施渔业生产的业主,台风后务必要对养殖设施作一次全面检查,特别是南美白对虾钢质大棚、河道围栏网养殖户,抓经时间修补被大水冲毁的渔业设施,减少水产品外逃。对已经外逃的水产品,可以通过地笼网、手抄网等经量抓捕,较少损失。
二、池塘养殖应谨防缺氧
台风期因大量降雨,极易引起温跃层和氧跃层,造成底部养殖生物缺氧。因此海水池塘需及时排去上层淡水,换入新鲜海水;海水倒灌的淡水池塘则尽快排咸、灌淡。同时,有条件的池塘要及时开增氧机,要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雨天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没有增氧机的池塘要配一些增氧剂应急时使用,以防止缺氧死亡。
三、灾后抓紧补放苗种,争取受灾不减产
台风过后,应及时收捕并调整养殖密度。对受淹发生逃逸的养殖池塘,台风过后要第一时间进行围网处理,并根据养殖品种的逃逸情况,及时估算存塘(箱)数量调整养殖密度,合理选择补放品种,确定增补数量,做到放养的苗种既能利用水体的有效空间,又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
来源:中国水产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