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甘肃省自然灾害频发,春季降雨偏少,小麦收割期间,陇东、中部地区又持续降雨,小麦秕瘦粒多,品质下降,夏粮总产量减少。夏粮上市后,各地粮食部门深入产地,指导国有粮食企业采取预约收购、上门收购、设点收购等有效措施,开展收购。同时,积极扩大与河南、安徽、山东、新疆等小麦主产区采购的力度,弥补省内小麦供应缺口。截至9月5日,甘肃省省内收购粮食160万吨,同比减少3.6万吨,减幅2.2%;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54.25万吨,同比增加3.85万吨,增幅7.7%。
8月下旬开始,甘肃省粮食局组织工作组对张掖、金昌、武威、庆阳、平凉、天水、陇南等7市夏粮收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总的情况是:夏粮面积、总产量减少,生产、收购形势不容乐观;陇东小麦出芽,质量较差;河西基本无粮可收。
一、7市夏粮略有减产,但市场平稳
7市夏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均下降。夏粮面积966.16万亩,同比减少16.93万亩,减幅1.78%;预计总产量216.39万吨,同比减少25.57万吨,减幅13.4%。河西地区粮源减少,三市大力推广特色农业,小麦种植仅限于民乐县、古浪县、民勤县等二阴山区,且基本是农民自己口粮,河西商品粮产区已经变成了粮食销区。
目前,陇东、天水地区本地小麦收购价格每市斤1.20元—1.23元,省外调入价1.35—1.40元;张掖市1.25元—1.26元,省外调入价1.36元—1.38元;金昌市普通小麦1.25元左右,硬质小麦1.4元左右;武威市1.25元—1.3元,省外调入价1.4元以上。粮油市场总体平稳,没有出现抬价抢购、市场价格波动等现象,预计小麦价格仍呈上涨趋势。
二、粮食部门积极开展收购,充实库存
来源:国家粮食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