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实地走访新疆兵团四师六十一团园林四连“梨王”肉孜.卡斯木
2024-05-05 01:49    4794 

初秋的各种果园里,一树树的果叶油绿铮亮,无数个金黄的梨子、嫣红的苹果挂在其中,就像一副浓墨重彩的油画。9月21日上午,秋风送爽,笔者和大学生小牛跟随六十一团园林四连连长王永江、书记塞买提一道走进了有着种植砀山梨20年经验的维吾尔族职工肉孜。卡斯木这个漂亮的大梨园。

“啊哈,你们又来看我了!”未见其人,先听到了开心的笑声,紧接着一个身材微胖、面容和善的维吾尔族大叔从梨园巷里钻出来,一把拉住了王连长的手。塞买提书记转头向我介绍说:这就是我们连的老“梨王”---肉孜。卡斯木。

“最近忙什么呢,老小伙?”王连长和肉孜打趣道。“我嘛,忙得很,天天带着羊缸子、巴郎子在梨园捉虫子、剪树、上肥,这两天嘛正在卸梨子!”边说着,肉孜随手“呲呲”一声摘下一个大梨子,我们边帮他摘梨子,边听他聊。

“我这20亩园子,费了不少劲呢,你们教我的科学技术,我差不多全用上啦!今年能收个40吨梨子,卖个8万块钱不成问题!”谈到他的宝贝园子,肉孜又开心地笑起来,满树金黄色的梨子也在轻风中晃着脑袋,急着等主人把它卖个好价钱。

走到梨园的尽头,一个英俊结实的维吾尔族小伙儿正推着装满梨子的板车,“这是我儿子,我的三个儿子一个在连队当干部,一个在伊犁上学,这个儿子就留在家里帮我打理梨园和搞养殖。”不等我们发问,肉孜就主动说道。

“哦,是呀,他家的育肥牛规模也不小呢”,王连长向我介绍说。勤劳的肉孜每年9月份都要去后山的哈萨克族牧民家中收购20-30头牛放到家中育肥,第二年的4月份然再到清水河镇巴扎上出售,多时一头牛能挣个500余元,这样每年又有上万元的纯收入。“牛粪还是是梨树最好的肥料,我的梨子又大又甜、水份多,乌鲁木齐的老板都爱买我家的梨子”,“梨王”自豪地说。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