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入沪水果尚未检出有膨大剂残留
2024-05-05 01:28    1162 

“请不要再买猕猴桃。看看这位大婶在给猕猴桃"洗澡"吗—她是正在用膨大剂蘸泡猕猴桃膨大期嫩果。”近期,网络空间里热传着一组“猕猴桃之乡”陕西周至县果农用膨大剂增产的照片,让不少消费者买猕猴桃“色变”,甚至有网友“惊呼”能吃的放心水果又少了一样。 “膨大剂”离百姓果篮有多远,现实危害有多大?记者调查后发现,上海本地种植水果,品种好个头大,无需使用膨大剂;外地入沪水果按批次抽检,目前尚未检出有膨大剂残留。

本地水果无需膨大剂

上海地产水果主要有草莓、梨、桃、西瓜等,在上海郊区果园“行走”近20年的市农科院作物林果所副所长叶正文坦言,还没见过膨大剂催熟的水果是什么样子。“以草莓为例,上海本地草莓越来越好吃,个头越来越大,主要得益于种质资源和种植水平节节提高,我几乎天天跑青浦、金山、奉贤等沪郊草莓基地,未见过所谓的膨大剂,也没见过膨大剂养大的草莓是何模样。”

此外,梨、水蜜桃等本地水果的情况也类似,大果丰产的优良品种不断创新,使得上海本地果农不再追求个头大、产量高,而是在品质、风味、防病抗害上“做文章”。有些水果品种,本地果农还要控制产量和个头,以保证果实少而精,卖出好价钱。如此一来,膨大剂等生物生长调节剂在上海郊区果园里,几乎无用武之地。

“使用膨大剂,在前期生产中费时费工,增加种植成本;后期收获上市,口感风味下降,果实容易腐烂,储藏期变短。”叶正文说,这对精打细算的上海果农来讲,是笔赔本买卖,绝大多数农户不会问津。

农业部门持续关注

猕猴桃上海本地种植较少,外地来沪的水果如何把关呢?农业部农产品(000061,股吧)安全质量风险评估中心(上海)主任、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赵志辉研究员介绍,农业部和上海市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各大水果批发市场,抽检四季不断的来沪水果,监测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最终残留状况。若超标超限,有关部门将予以查处。

来源:新民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