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白对虾病害横行、整个对虾行业哀鸿遍野之际,广西防城港港口区江山镇白龙村对虾养殖却一枝独秀,近几年频频传出捷报,今年早造虾养成率高达90%以上,去年早造虾也高达8-9成。然而,今年晚造虾却难以独善其身,由于虾病暴发严重,业内人士估计当地晚造虾成功率不到三成,去年的晚造虾成功率也不足4成。从去年开始,晚造虾难养成了当地养殖户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养殖户加大晚造虾投苗密度
据了解,白龙村的对虾养殖面积4000-4500亩。其中,高位池约3000亩,土池1000多亩。由于当地工业不发达,周边海域水源环境好,海水、淡水兼备,加上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成熟,所以近年来当地对虾养成率颇高。当地养殖模式以“低密度养大虾”为主,高位池的投苗密度10-15万尾/亩,土池则为3.5万尾/亩左右,均是投一代苗。一般情况下,当地每年养两造虾,早造虾和晚造虾的投苗时间分别在每年的4-5月和7-8月,养殖周期80-90天,出虾规格在20-30支/斤。
“95%以上的早造虾养户都赚钱,但晚造虾估计只有不到3成的成功率,这是第二年晚造虾养得不好了。”自己也养虾的白龙村村支书邓礼兴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当地养虾一直成功率都很高,但是从去年开始晚虾开始“难养”,今年比去年更差,估计养成率只有两三成,很多养殖户的晚造虾养一个月左右就开始出问题。据了解,当地晚造虾一般容易出现早期死亡综合症(俗称ems)、偷死、空肠空胃和白便等病害。
“按照养殖进程,对虾养成要闯过三关——第一关是ems,第二关是偷死,第三关则是白便;但是很多虾塘都熬不过第一关。”9月7日,白龙村饲料经销商黄忠瑞表示,往年很少出现这么多病害,但是这两年的晚造虾开始集体暴发ems、偷死、空肠空胃、白便等等病害。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