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临近,烟台海鲜市场日趋升温,各类海鲜的需求量比往常高出很多。记者昨日走访市区多个大型农贸市场发现,由于南方海域的海鲜大量进入烟台,所以海鲜供应比较充足,除了虾蟹价格保持“低调”外,大众消费的鲅鱼、黄鱼、偏口、鲳鱼等经济鱼类价格都在涨。业内人士分析,中秋之后是国庆,预计鱼类海鲜价格回落得等到下月了。
外埠海鲜“撑腰”,节前海鲜供应充足
早上6:30,环海农贸城海鲜区传来阵阵叫卖声,虽有很多市民在选购海鲜,但没有出现节前抢购现象。
“这鲅鱼早上4点下的船,都没沾冰,绝对新鲜!”在一个鲅鱼摊位前,摊主孙胜国告诉记者,自己卖的鱼虽然个头不大,但保证是最新鲜的。而当记者问起老孙所售的鱼是否是本地鱼时,老孙说:“这些都是我早上5点来钟从威海石岛渔港那边拉过来的,都是黄渤海周边的鱼。”
“已经开海10多天了,还要到外地去进货?”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又采访了几位海鲜摊主。一位刘姓摊主告诉记者,虽然已经开海,但是本地的渔船数量不多,特别是能捕捞到大量鲅鱼、鲐鱼、马步鱼等经济鱼类的大型拖网渔船数量不多,因此市场上仍然以外埠货为主。“比如说石岛渔港,那里不仅有威海的渔船,烟台和辽宁的渔船也在码头卸货,能保证比较充足的货源,我们也愿意到那边去进货。”老刘说。
捕捞成本增加捕获量下降
鱼类的价格正在悄悄地上涨。通过对多个农贸市场的走访,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销售的鲅鱼、黄花、偏口、鲳鱼等鱼类价格都有所上涨。“半斤以下的小鲅鱼每斤大概涨了1块钱左右,现在是6块钱左右。”一位摊主告诉记者,涨幅比较大的是大鲅鱼,从几天前的18元一斤涨到了20元以上,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大黄花涨得也不少,去年这个时候最多30块钱一斤,今年至少得40块左右。”这位摊主说。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