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近期已全面启动。作为此次普查的重点之一,海洋中药材海马资源匮乏的现状备受关注。近日,中科院南海研究所在黄岛琅琊镇开展的海马养殖项目传来利好消息。30余万尾人工养殖的小海马将于下月在国内首家成功人工繁育海马的养殖场出生,届时由该养殖场从国外引进的300对线纹海马一年繁育数量将超过100万尾。这意味着人工养殖海马成功起步。
现场
海马爸爸下月“产”子
在胶南市琅琊镇台西头村,青岛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南海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国内首家人工繁育海马的养殖场。昨日,记者探访了这家养殖场。
在养殖基地5号厂房,记者看到内部整整齐齐排列了几十个大缸,里面就是养殖的小海马。它们有的用尾巴倒挂在缸内的架子上,有的慢悠悠地上下游着。
技术员李飞龙悄声告诉记者,“它们可懒了,没有光照时就睡觉。另外它们的抗应激性比较差,如果闹出大动静,很容易导致减产。 ”李飞龙介绍,目前养殖场里繁育比较成熟的海马品种是从美国引进的线纹海马。去年5月引入的第一批300对海马亲本,都是由他“一手带大”。“海马很娇贵,每天天一亮就要给他们清理池底,然后投饵喂食,每隔七天还要倒池换水,生怕它们出毛病。 ”
“海马是由雄性来繁育下一代的,为了让它们更加适应环境,我们也在养殖的缸体里放置了一些木条、树枝、海草等,来模拟海洋环境。 ”李飞龙指着养殖车间的几个大池子告诉记者,“海马游动速度比较慢,却跟青蛙一样只吃活动的东西,卤虫是他们比较好的食物。 ”
下个月,又一批小海马30余万尾将在这里“出生”。
市场
干海马五年价涨五倍
据介绍,海马的药用价值很高,民间有“南方海马,北方人参”的说法,历代古医籍和我国药典历次版本中都有收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海马有“温肾脏、壮阳道之功效”。其用途广,销路大,一直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供不应求。
正是因为野生资源的匮乏,近五年中药材海马的价格正在成倍增长。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