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苏州率先告别粮食托市收购
2024-05-05 00:35    8297 

进入9月,水稻还在地里绿油油地长着,粮食管理部门已开始考虑是否启动秋粮最低收购价了——目前市场上的稻谷价格在最低收购价边缘徘徊,一旦进入秋粮收获期,粮涌价跌,启动保护价收购势在必行。

记者注意到,江苏省到时若启动保护价收购,苏州市并不在其列。今年夏粮收购时,省内12个大市都在托市收购之列,也是唯独苏州不在名单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苏州市除了按照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差不多的价格收购粮食以外,当地政府还给予‘价外补贴’,农民交售粮食价格已远高于最低收购价,不必启动托市收购。”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国钧告诉记者,2011年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给售粮农民“价外补贴”,而苏州市从2010年就已领先一步。该市规定,凡种植水稻面积超过15亩(含15亩)的农民,交售稻谷时每斤获补贴0.06元。今年起,苏州市不仅将对稻谷的“价外补贴”增至每斤0.10元,而且对小麦也实行相同的“价外补贴”。

事实上,苏州农民如果种植的是自家承包地,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种粮直补政策以外,还有另外双重补贴。苏州市农委副主任陈桂娟介绍说,苏州市把水稻田列入人工湿地范畴,以前对连片1000亩以上水稻田按200元/亩、连片1万亩以上水稻田按400元/亩的标准予以生态补偿;今年出台的生态补偿政策规定,沿太湖和阳澄湖附近零星种植的水稻田也能获得每亩每年400元的补偿。这样,加上售粮时的“价外补贴”,农民种粮的综合效益就大大提高了。

“因为这些政策,这些年我们村粮食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吴江区同里镇北联村党总支书记庞泉根告诉记者,村集体从村民手中流转了4500亩土地种植小麦和水稻,所付土地流转费每亩达850元,“流转土地种粮食,能付这么高的流转费,省内少有。”村集体每年有不少收入,除了扩大再生产和村公共事业投入外,还给村民二次分红。

来源:新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