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江苏省南通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各县(市、区)政府、南通滨海园区分管领导、渔业主管局局长、生产企业代表,市海洋与渔业局主要和分管负责人,市有关部门、农产品批发中心、有关保险公司分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如东、海门南美白对虾育苗、养殖和加工典型;下午,召开会议。会上,市委常委秦厚德作重要讲话,市海洋与渔业局许海波局长在会议上发言,各县(市、区)政府、生产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会议由副市长徐辉主持。
秦厚德主要讲了两点意见。一是顺势而为,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秦常委说,南美白对虾养殖呈现出“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热情高”等四个特点。全市养殖面积达11.5万亩,平均每年递增600%,产量由3吨增长至6万吨、增长2万倍,产值由10万元增长至25亿元、增长2.5万倍。今年第一茬白对虾养殖,大棚养殖平均亩效益突破1.5万元,普通池塘养虾亩收入达0.6万元左右,效益超过了常规水产养殖业的效益,也大大超过了普通农业种植业的效益,可谓“一年虾,十年粮”。至今年底,白对虾产量将达全市淡水养殖产量的30%,产值将占全部养殖、捕捞产值的13%左右,成为全市水产养殖产值最大的品种。二是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南美白对虾科学发展。着重抓好规划、苗种、保险、规范、服务和考核等六个方面的工作。规划方面,各县(市、区)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将白对虾养殖落实到图表、村组和具体的田块。苗种方面,加强苗种场建设,保障苗种供应,苗种以一代苗为主、二代苗为辅、杜绝三代苗。保险方面,有关保险公司要组织力量到重点县(市)组织开展保险工作。规范方面,各渔业主管局要制定养殖模式标准,规范养殖管理,科技部门要多安排一些科技项目扶持对虾产业发展。服务方面,要搞好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销售服务,市各有关部门要对产业发展给予支持。考核方面,要将体系、规划和园区建设等列为重点考核内容。启东、如东、滨海园区要各建设一个万亩园区,海门、通州、海安要各建设一个1000-5000亩的园区。
许海波局长在发言中部署了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到2015年,全市养殖面积要15万亩、行业总产值40亿元以上。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大棚设施养殖和育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加快建设集技术推广、疫病防控、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四位一体”渔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四是加快建设产业园区,逐步在全市形成相对集中的万亩南美白对虾产业基地3个,以及一批1000亩-5000亩的相对连片区。五是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加大苗种保障力度,加快发展南美白对虾加工。六是提升质量安全水平,重点抓好苗种质量、投入品管理及水产品质量专项整治。七是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根据空间资源、水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确定养殖发展的规模、模式。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和节水养殖模式,规范养殖尾水排放。加强加工企业管理,把可能发生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寄柔)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