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斋堂岛渔民肖永臣和妹夫石相玉分别驾驶两艘大马力铁壳渔船从开发区积米崖码头出发,奔向大海深处捕捞作业。渔民的海上生活是什么样?头一船收成如何?能给市民餐桌带回什么海鲜?记者乘坐"鲁胶南渔60006"跟随船老大出海两天,体验渔民生活的酸甜苦辣。
等待>;>;>;
备好米面添置网具
9月1日,为期3个月的伏季休渔期结束了。记者如约来到开发区积米崖渔港码头,准备跟随"鲁胶南渔60006"船长肖永臣出海,体验捕鱼生活。
老肖今年48岁,是黄岛区琅琊镇斋堂岛的渔民,在海上干了30多年。老肖和妹夫石相玉刚刚换了两条500马力的铁壳渔船,这是一对拖网渔船,船号也紧挨着,"鲁胶南渔60006"、"鲁胶南渔60007",单船长34米、宽6米。出海时共同拖一张网,收入平分。他们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新添置了网具,备下了20多人半个月的口粮。加油、加水、加冰……只待开海。中午过后,码头上的渔船纷纷放着鞭炮驶离码头,可肖永臣却丝毫没有出发的意思。
"准备,要开船了!"下午5时许,老肖招呼着伙计解缆、起锚。记者上船后四处看了看,船舱分三层,每层都有几处床铺。说是床铺,其实就是在舱里的边角地带围上一圈木板,隔成一处处休息睡觉的地方。记者的床铺在最上层的驾驶室里,和老肖的铺正对着。
随着船头的一阵鞭炮声,两条渔船一前一后离港。"等急了吧,别看我在海上混了这么多年,现在海里有什么,我们心里还真是打问号。因此,我等别的渔船先出去,看看哪的行情好,咱就往哪跑。"肖永臣的解释解开了之前记者的疑惑。
起航>;>;>;
1234567
来源:青岛早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