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湖北咸宁市发布秋季水产养殖管理关键技术措施
2024-05-04 23:42    9348 

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水温也逐渐降低至30℃以下,正是养殖鱼类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因此,秋季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前功尽弃,特提出以下技术和管理措施:

一、加强水质调控:随着长达4-5个月的养殖生产,及养殖动物的个体成长,池塘中相对密度增大,单位面积负载接近最大,水体残饵、排泄物、水草老叶腐烂累积,会消耗大量氧气,又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氨氮累积增多,ph值下降,极易造成浮头泛池,或暴发鱼病,导致重大损失。因此一要及时换水,少量多次,要吸取中上层水,以增加浮游生物种类,防止和减少兰绿藻的滋生形成“蓝淀水”;二要施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液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以降低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过高等因素对水体及养殖对象造成的危害。河蟹养殖池塘应逐步加大换水量,少量多次,边进边排,防止水位过高造成水草浮起死亡,并每隔10天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增加池水钙质,用量5公斤/亩.米,保持池水ph值7.8~8.5,透明度30厘米~40厘米,利于蟹壳增厚增硬,促使健康生长。

来源:咸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