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糖企升级转型 迫在眉睫
2024-05-04 23:37    1638 

2013年6月末,中国制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296家。另据中国糖业协会公布,我国原糖年加工能力已由2010年的300万吨,扩大到近700多万吨。另外还有新的原糖加工企业在筹划。截至今年7月份,2012/13榨季原糖加工企业共生产精炼糖183万吨。为避免产能严重过剩,遏制企业盲目发展,今年8月15日,中国糖业协会发出《关于防止盲目扩大原糖加工产能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原糖加工产能。

此外,记者了解到,国内原糖产能的骤增,并没能如期给糖企带来可观的利润。相反,在2012/13榨季,广西、云南、海南、黑龙江等多地的糖业企业面临全线亏损,整个行业陷入经营困境。如何冲破迷局,寻找到转型升级良方,成为众糖企关注的焦点。

利润的诱惑

据了解,在2010/11榨季以前,国内食糖供应量的60%都来自广西。2009/10榨季我国食糖进口量为147.7万吨,与2008/09榨季相比增加了44.4万吨,增幅42.92%。随着国际市场原糖产量的增长,国内外糖价差的拉大,进口量增长的幅度更大。2010/11开始后的三个榨季,国内食糖进口量水平分别达到207万吨、426万吨和320万吨(预估)。据中糖协提供的数据,长期以来,我国原糖年加工能力都在300万吨左右,但由于2010年之后,国内外原糖价格差持续增大,使用进口糖加工生产,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收获更高的利润,因此许多糖企上马,加工产能投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众多原糖加工产能盲目上马,结果就是这些加工业逐渐发展成产能过剩的行业。但许多企业由于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即使是进口利润已经不再可观,它们也会选择充分利用配额进口原糖,甚至在配额外进口,以此摊低工厂固定成本带来的损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近年来国内食糖进口量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来源:昆商糖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