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长江“鱼仓”能否再造?
2024-05-04 23:26    7950 

每到放鱼时节,在金沙江畔,来自云南省水富县和四川宜宾县的小学生、热心市民、政府官员、企业工人两三人一组,将一尾尾灵动的珍稀特有鱼苗放回金沙江中。60余万尾珍稀鱼苗的增殖放流实现了金沙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目前建有4个大型梯级电站,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最末两级的梯级水电站,都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工程。

金沙江中分布有100多种鱼类资源,其中,胭脂鱼、鲈鲤、长薄鳅等是金沙江中特有的国家级珍惜鱼类。按照环评要求,作为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大型水电站建设的环保配套工程,中国三峡总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以下简称“增殖放流站”)。

增殖放流站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鱼在繁殖季节往往要溯流到上游一定距离才产卵。但随着人工大坝蓄水后,江河里的鱼类洄游通道无疑被切断了。

对此,有两种办法可以补救,一是网捕过坝,但不可能年年去捞鱼,所以这种方式只是临时的;另外一种是建立人工增殖站,人们把江里特别有经济价值或濒危的种族进行驯养繁殖后,把鱼苗再放回江里,以维持和平衡河流的原生态系。增殖放流站主要承担金沙江、岷江特有鱼类的研究保护及人工繁殖放流。

据了解,2008年7月,增殖放流站正式投入使用,从投运算来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在这6年间,增殖放流站进行增殖放流活动9次,共放流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在内的7种珍稀、特有鱼苗60余万尾。

走进位于向家坝施工区左岸的增殖放流站, 一口口圆形的水池内,工作人员根据鱼类的习性进行了划分养殖。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增殖放流站养殖各种珍稀、特有鱼类超过40余万尾。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环评报告中有关保持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要求。

来源:中国环境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