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水果产量普遍下降,个头也比往年偏小,卖相要差一点,但口感要甜一些。
蒸过桑拿“硬”不起来
今年葡萄普遍偏软
在天台县的九穗儿生态种植园内,每天上午开始,这里种植着的葡萄,叶面就开始享受起微型喷灌的淋浴。这样的微型喷灌,能让葡萄的叶面比普通灌溉种植的葡萄叶面的温度,低上3~4摄氏度。
为什么要给这些葡萄叶面降温呢?“一旦葡萄叶面的温度超过38摄氏度,就基本不再进行光合作用,进入休眠状态了。”九穗儿生态种植园负责人葛凌腾说,如此一来,葡萄的糖分会下降,个头会变小,而且果粒也没那么饱满了,捏上去的手感就会软绵绵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不少消费者买回家的葡萄,卖家都说是新鲜采摘的,但是总感觉软绵绵、不新鲜的重要原因。不过,由于今夏光照足、雨水少,使秋季上市的果品可溶性固形物较高,比常年高2度左右,口感要甜一些。
这段持续的高温少雨天,让浙江本土准备在秋季上市的葡萄,都显得很“没精神”,还会面临提前下市的可能。临海市草帽头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传辉告诉记者,由于成熟期被动地提前了,导致很多品种的葡萄今年至少提前10天就下市了。他所在的合作社,往年都是9月底10月初才结束最后一批葡萄上市,今年预期提前到9月20日左右就结束了。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多数秋季上市的葡萄,售价涨幅在2元/斤左右。
高温导致“热烧病”
柑橘被晒伤,损耗增加
今年种植柑橘的农户,最近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要把枝头上那些被晒成“红屁股”的柑橘赶紧摘掉,一面影响其他柑橘的生长。
“太阳直晒到的那部分,受到今年罕见的高温干旱天影响,直接被晒红、晒硬了。”台州市黄岩蔡家洋本地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锦荣说,目前柑橘还处在膨大期,也就是果实变大的关键时间。而果实变色往往发生在下一阶段的转色期,受天气影响,很多柑橘直接在膨大期就部分“变色”了。
“这其实是被晒伤了。”金华市希望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施广军告诉记者,这叫“热烧病”。往年3~5%的“热烧病”损耗,今年直接飙升到了8~10%,这给产量带来了明显的影响。
不过,秋季上市的柑橘价格走势如何,目前种植户们都无法判断。因为柑橘的价格决定权最终还要看全国各产地的情况。
患上“黑屁股”病
来源:钱江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