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了解我市水产种业发展情况,杭州市农业局陈品南副局长带领市局渔业处、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人员,分别于8月21日、8月26日、8月29日,赴淳安、建德、萧山、富阳、余杭等地,调研常规鱼类、中华鳖、“杭鳢1号”、泥鳅等品种苗种场生产情况。
陈品南副局长通过实地察看、开展座谈等形式,调研了苗种场的基础设施、经营情况,及各地的苗种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下一步发展思路。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原良种场2家、省级水产良种场9家,但主要集中于中华鳖(日本品系)(已建成国家级良种场1家、省级良种场6家),像常规鱼类、南美白对虾、乌鳢、青虾等在杭州渔业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品种,除建有国家级三角鲂原种场1家、“杭鳢1号”省级良种场2家外,其它的都还是空白。从产业的长远发展考虑,我市在水产种业体系建设方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种苗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孵化设施已沿用三十多年;二是种质退化比较严重,资金不足导致亲本老化或近亲繁殖;三是技术更新不快,且常规鱼类苗种效益低下致使技术力量后继乏人;四是苗种体系建设不健全,市级苗种场建设缺位。
陈品南副局长认为,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发展的基础和重点,下一步要积极促进种业的生产发展,以保证我市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强领导,出台扶持政策;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种业基础;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苗种质量;四是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杭州市农业局 渔业处
来源:杭州市农业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