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定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迅速行动,通过加强灾情监测、下发紧急通知、召开视频会议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大力推进科学抗灾。
根据不同区域受灾程度和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的科技抗灾技术方案,并先后向受旱严重的湖南、贵州等7省(市)派出6个专家组,帮助和指导旱区因时因地落实好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对受旱地区,加强水源调度,搞好肥水调控,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绝收和未能栽插晚稻的地块,组织及时改种生育期短、耐旱能力强的杂粮、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作物。
对受涝地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用,疏通沟渠,抢排积水。受淹时间短的田块,增施肥、促生长。受淹时间长的田块,改种秋季蔬菜。
对未受灾地区,加强田间管理,争取多增产,弥补受灾地区损失。特别是扎实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充分发挥8100个秋粮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50个整建制推进试点县的辐射带动作用,率先落实防灾增产关键技术,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观摩与培训活动,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据初步统计,湖北、湖南、贵州等省共投入抗旱人数近300万人次、抗旱设备36万台套,累计抗旱浇水850万亩,组织旱区晚稻引水移栽195万亩。
目前,正值秋粮作物病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农业部提出打好南方以水稻"两迁"害虫为主、东北华北以玉米粘虫和稻瘟病为主、西北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秋粮重大病虫防控"三大攻坚战".加大病虫监测力度,及时发布病虫信息。组织百名植保专家深入病虫重发区,指导农民及时落实防控措施。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对重发区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遏制病虫暴发流行,实现"虫口夺粮".
来源:农业部网站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