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为期3个月的休渔期就将正式结束,青岛数万名渔民又要驾船出海捕捞作业。随着近年来海洋资源越来越枯竭,大批渔民弃船上岸转行,有的吃上了旅游饭,也有的搞起了海洋养殖。面对岛城渔民的现状,记者深入一线展开跟访调查,探索渔民开海打鱼那些事儿……
再过几天,3个月的休渔期就要结束了,靠海吃饭的渔民,又要出海了。昨天,记者在即墨、城阳等地沿海探访发现,尽管离出海的日子还有几天,但渔民早已将渔网晒好,修好渔船等待出海。记者了解到,即墨沿海出海捕鱼的大部分都是小型渔船,而一些大型渔船由于成本太高逐年在减少。粗略统计,即墨百艘大渔船有近一半都出租或转让到了日照和海阳等外地,而大量的小渔船也被当地渔家饭店“包养”。
检修渔船等待出发
“你看,这些都是俺们村的渔船,再过几天就出海了,心里没底呀!”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即墨田横街道办山东头村码头看到,上百艘渔船在码头上一字排开,每条渔船上都挂起了红旗。渔民万奎章正拿着工具,准备到自己的渔船上做最后一次检修。今年40多岁的万奎章告诉记者,周边这几个渔村的渔船基本上都停靠在山东头码头上,早在一个月前,他就开始维修渔船了。因为开海后没时间修船,所以赶在休渔前彻底把船修得牢固一些,以免中途误事。
万奎章告诉记者,现在整个田横海域也没多少出海的渔民了,大船一般都不出海了,剩下的只有小船,而且小船也只是在近海捕捞作业,一般都是当天出海当天归港。万奎章在自家的渔船上检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然后把一个写有“财源广进”的红旗挂了上去,这意味着出海能够满舱而归。
记者在即墨鳌山卫七沟码头看到,100多条小型渔船也已经全部整修完成。渔民于平港说,这一个月来什么也没做,把时间都用在了修船和晒网上了,等的就是开海这天。
不少渔民心里没底
来源:青岛早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