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水产品养殖用药的生产和使用极不规范,养殖者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造成水产品药物残留严重超标。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水产养殖环境遭受污染以及养殖、加工、流通等各环节滥用或不规范使用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事件时有发生。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出现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诸多事件。这使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我国水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折,也减弱了水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水产品质量在国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国际社会普遍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质量管理体系),它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制定的食品质量管理法规。其宗旨是建立一种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预防性体系,将可能发生的质量危害因素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靠事后检验来保证产品危害。因此,作为水产行业从业者和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强化水产品质量管理,解决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拓展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规模,我国水产品养殖用药的生产和使用一是必须规范,二是要寻求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的替代品,力求实施无公害养殖。
目前困扰我国水产品养殖业的主要病害有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三大疾病。其中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占80%以上。当前水产品细菌病的流行仍是限制水产品养殖的主要因素。如虾蟹烂眼病、红腿病(变红症、败血症)、白黑斑病、黑鳃病、烂鳃病、褐斑病(甲壳溃疡病、黑斑病)等疾病的病原均为细菌。在这些病原性细菌中嗜水气单胞菌和弧菌是主流菌群。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养殖规模逐步扩大,放养密度愈来愈大,加上养殖池塘老化和水体日益污染的影响,致使水产品细菌性疾病经常暴发和流行,流行区域不断蔓延扩大,给水产品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水产品细菌病的有效防治,提高水产品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前水产品养殖的重要任务。
来源:当代水产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