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苏苏州阳澄湖镇北前村:一个多月后将迎‘蟹季’
2024-05-04 21:21    6140 

“再过一个多月,就到‘蟹季’了!”傍晚时分,阳澄湖镇北前村蟹农钱永根的忙碌才开始,打理蟹塘、下塘投食,密切关注大闸蟹最后一次蜕壳情况。像钱永根这样的蟹农,占到了全村人口的8成以上。

南临阳澄湖的北前村,是一个以大闸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村,全村3200亩标准化蟹塘,年产值超过1亿元,吸纳8成以上村民就业。北前村以“科技兴农、产业强村、优蟹富农”的发展思路,成为全市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之一。

大闸蟹精养流程全部标准化

蟹苗投放每亩不超过500只

村外是阳澄碧波,进村则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化蟹塘。夕阳西下,蟹池边、田埂上,则是一番忙碌景象:三三两两的农用三轮,运输着饲料,有的蟹农哼着小曲儿,准备下塘投食,有的则站在塘边,挥着长长的网兜,网着水面上绿绿的水草。

2010年,北前村被列入阳澄湖生态保护区。2012年,全村对3200亩蟹池进行清淤改造,改造成了10亩、25亩、50亩三个规格的120个标准化蟹池,并配套微管增氧、循环水系统等基础设施。这些蟹池中,500亩为扣蟹(蟹苗)池,2700亩则为成蟹池。

北前村村委会主任宋小龙告诉记者,河蟹按照“稀、大、高”生态养殖,从蟹苗投放到饲料投放,都得按照村里统一的标准来。他说,比如,原先蟹农自己养蟹,一味地追求产量,每亩蟹池投放扣蟹800-1000个,但到头来密度过高,螃蟹反而养不大。村里则统一规定每亩蟹塘扣蟹投放不得超过500只。此外,饲料定点供应、统一投放,一改以往蟹农粗放式地喂食,而是根据季节变换,调整螃蟹的口味。

北前村积极推行“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每年50名养殖户参加相城区水产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使得养殖户在培训与交流中获得了更多的养殖技术与经验。

经过近几年的精养,每亩蟹塘产量控制在130-150斤,亩均纯收入则达到3500元以上。年产大闸蟹约48万斤,年产值超1亿元。

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八成以上是蟹农

目前,北前村成立北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1645亩蟹塘由合作社集体经营,1555亩由蟹农承包经营。

来源:金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