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水稻立体生态水产养殖模式促农增收
2024-05-04 21:16    4010 

记者 尹树娥 通讯员 周显

稻田养鸭、养蟹、养甲鱼是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推行的稻田生态立体养殖模式,鸭子、螃蟹、甲鱼在增加稻农收入的同时,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稻米品质的义务监督员。

8月21日,米东区羊毛工镇雷家塘村新疆泰康水稻种植合作社社员田春山家水稻正在灌浆,稻田里几只甲鱼不时将脑袋探出水面呼吸空气,虽然是第一次在稻田养甲鱼,但是试养的成功让田春山感到格外高兴。

“还有一个月甲鱼可以长到1公斤左右,我们算了账,基本上一只甲鱼的纯收入在40多元,更主要的是甲鱼是个"监督员",它让稻米品质提高了。”田春山高兴地说。

田春山今年种了5亩水稻、放了200只甲鱼,仅甲鱼一项就可以增收8000多元,和田春山不同,社员曹传友家的40亩稻田全部养上了螃蟹。“因为养殖螃蟹,种植全过程都不能施化肥、喷农药,这样生产出的稻蟹米每亩比常规水稻要高出1000多元。”曹传友说。

社员王兴聚家的15亩水稻的“监督员”是稻田鸭,5月中旬放到地里的100多只稻田鸭已近长到2.5公斤了,王兴聚介绍说:“稻田里养鸭子主要是利用鸭子吃掉危害水稻生长的害虫和杂草,同时鸭子的粪便又可作为饲料,最后生产出有机的、安全的大米和鸭肉。”

新疆泰康水稻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是自治区第一家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目前有社员155户,水稻种植面积11000亩。新疆泰康水稻种植合作社社长秦桂全说:“我们合作社在稻地里放养鸭子、螃蟹、甲鱼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稻米的有机品质,如果一旦稻地里上化肥、农药,我们在稻地里养的东西就很难成活,通过动物的监督,合作社已经有2100亩水稻获得了有机水稻认证。”

米东区科技局高级农艺师齐保富说:“稻田养鸭、养蟹、养甲鱼改变了以往水稻单一平面的种植模式,这种新型立体生态的种植模式增加的不仅是收入,更主要的是提高了稻米的品质,现在米东区仅稻田养蟹一项的面积已近达到了近4000亩,今后米东区将进一步还推广这种立体生态的水稻种植模式,提高有机米、生态米的种植面积。”

来源:天山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