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岳燕云
“老塘改造,一塘顶两塘,产量翻番。”近日,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东二畦村养殖户张兆祥站在鱼塘前,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收入账:未改造前亩产五六百公斤,改造后鱼病减少了,鱼的品质也提高了。如今鱼塘亩产一吨多,每亩鱼塘的年收入增加了至少500元。
北庭镇水资源丰富,是水产养殖大镇。然而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由于大规模开塘,近年来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如何追求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是北庭镇水产业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吉木萨尔县着力推进水产业转型升级,摒弃靠扩大规模增产、靠拼资源吃饭的老路子,走产业发展与生态优化并重的绿色道路。
从2011年起,北庭镇不再扩挖鱼塘,把增产增效的重点放在全镇精养鱼池的改造上。县委、县政府为每亩鱼塘改造补贴500元,同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到养殖场和养殖户家中,从方案设计、维修改造标准、改造时间、设备配套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确保维修改造后的鱼池标准、高效、环保、低耗。
两年来,通过大养殖户鱼塘的改造增效和禁止新挖鱼塘措施的实施,分散的小养殖户逐渐被淘汰。采访中,记者看到几处废弃的鱼塘长满了芦苇。“以前有40多户,现在剩下20多户,现在的鱼塘面积是1200亩,比原来减少了2/3,年产量却是以前的一倍多。”副镇长张艳忠说,截至目前,北庭镇已完成鱼塘改造75%,预计在2014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毕。
来源:新疆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